MK在线登录官网
经典百年 服务万家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广州日报  2025年11月11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方圆、张露、叶卡斯、夏强、董业衡、吴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广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干劲十足。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形成良好发展环境。
  产业创新 科技自强
  “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广州轻工集团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广州轻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虎表示,他倍感振奋,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林虎表示,作为市属国企,广州轻工集团将坚决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体推进,全面把握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锚定“创建世界一流的美好生活服务集团”这一宏伟愿景,谋深做实“十五五”期间“1-2-3”战略的行动方案,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再造一个新轻工”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
  面向未来,林虎透露,他们将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质升级,对标对表搭建“金字塔”结构。聚焦重点锻长板、补短板、铸新板,结合各企业业务模式、发展阶段等情况,因企施策、分层分类锻造塔基、塔腰及塔尖业务,着力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增长极。深化迭代“铁三角”商业模式,推动大消费板块提质扩容。锻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促进现代贸易转型升级。推动传统贸易向供应链服务转型,并逐步向产业链延伸,打造具有轻工特色的现代贸易服务体系。强化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充分发挥广州国际贸易集团作用,搭建外综服平台服务框架,加快自主海外平台建设,推动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服务扎根”升级。
  产业创新要有全球视野,科技创新也要敢于向世界出发。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久久为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深耕出海服务8年的钛动科技CEO李述昊倍感振奋,深知责任在肩。
  作为在广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人工智能企业,钛动科技的发展历程让李述昊认识到,新时代对外开放正经历深刻转型——从传统产业带的规模优势,转向品牌化、数字化驱动的高附加值竞争。在李述昊看来,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已随数字经济浪潮全面迭代:过去是“货物跟着船走”的贸易输出,如今则是“品牌跟着数据走”的价值延伸,文化差异、经验壁垒仍是制约企业实现高质量出海的关键瓶颈,而人工智能技术正是破解之道。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李述昊表示,这为公司的发展指明了实践路径。钛动科技聚焦“AI+出海营销”赛道,已服务超10万家企业成功出海,立足广州,辐射全球,以自研AI智能体与垂直领域行业大模型为核心抓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抹平文化差异,通过大数据技术抹平经验差距,真正实现高质量出海。
  “未来,钛动科技将持续以技术创新践行嘱托,立足大湾区创新沃土,让AI赋能的出海服务更精准、更高效。”李述昊说。
  乡村振兴 增收致富
  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广州乡村人才学院院长毛杰表示,久久为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作为湾区企业,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毛杰表示,他们将不断深化“基金+园区”模式,投资、孵化并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一批面向未来的乡村产业。以增城区省级农业科技产业园——莲花出水农科小镇为核心,聚焦种业,从“种子到IP”,培育并壮大“黑小宝”全谷黑米、“华香黑猪”等健康型优质品种产业,为湾区人民奉献更多健康食品。
  以广州乡村人才学院为载体,从“蜜蜂计划”升级到“蜜蜂青创”,构建“培育+赛事+市集”三位一体的乡村青年人才创业孵化培育体系。2022年以来,已累计培育青年乡村CEO500余人。
  创新乡创服务体系,以“百企强百村”系列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研训+路演”方式,赋能广州工商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对接,以市场化投资和可持续利益联结机制,全面助力广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毛杰说:“未来,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将秉持初心,持续深耕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热土,在投资孵化农业科技、青年乡村CE0人才培育、引导工商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模式等领域,创新引领、不断深耕。”
  乡村振兴除了企业担当,还需要找到特色产业“金钥匙”。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我们畲族村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与生态资源,正加强科技应用,推动荔枝、枇杷、松茸、文旅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畲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映霞说,当前畲族村正全力打造荔枝四维立体种植模式,在广州华立学院李向林教授团队的技术指导下,于荔枝树干上附生种植铁皮石斛、树下栽种荔枝松茸、林间养殖蜜蜂。冬春季新鲜上市的荔枝松茸,与夏季上市的荔枝错峰上市,充分激活了处于冬季休眠的荔枝树这一闲置资源,实现了荔枝林效益最大化。
  雷映霞介绍,作为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畲族村在正果老街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畲族风情街,目前共有50家特色商铺进驻,其中畲族特产店7家。将村内原本散落售卖畲族土特产品的小摊位优化为集装箱式整齐摆卖,有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当前畲族村正积极推动创建国家3A级景区。”雷映霞告诉记者,畲族村立足村内天然的生态资源,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村内瀑布飞泻的天然畲寨沟,畲族村联动周边村落,建设了22公里的兰畲徒步栈道,并推出畲族村“赏玩吃学”研学路线吸引游客。
  雷映霞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牢记嘱托,挖掘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深入基层 服务群众
  郑诗华是来穗打拼23年的外来务工者,也是广州市花都区“新新相映”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她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让投身基层工作的她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郑诗华所在的服务中心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每天都在见证着改革开放给务工人员带来的红利。70项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让老乡们不用来回奔波;“招聘—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已帮助2万余名来穗群众找到工作,300多名流动儿童解决入学难题。为人民服务,是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广州站外来务工人员方阵的主火炬手,郑诗华传递的不仅是奋进力量,更是党和政府对千万务工者的关怀。接下来,郑诗华和其他服务中心人员将一道把殷殷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方面拓展电商、家政等技能培训品类,让务工者手握“技能钥匙”;另一方面深化政企校合作,让就业岗位精准对接需求,同时持续优化劳动纠纷调解机制。
  郑诗华表示:“未来,我将继续当好政策宣传员、群众贴心人、发展联络员,让流动人员在大湾区找到归属感、幸福感,让每个人的奋斗都能结出像金柚一样甜美的果实,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添砖加瓦。”
  在基层熠熠生辉的,还有中国人骨子里的红色基因。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为我们结合本地红色基因,鼓励青少年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指明了方向,鞭策我们在党史宣传教育工作上再接再厉、迈上新台阶。”广州市荔湾区冲口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干部魏权石表示。
  冲口街道有着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辖内协同和机器厂是广州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企业,诞生了芳村片区第一个工业党支部,见证了一段重要的红色历史。“今年以来,我们街道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合作启动了冲口街道导赏员培训班、芳村小学导赏员培训班,联合荔湾区芳村小学在冲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红色记忆 薪火传承’——永远的丰碑·红色工运微党课宣讲活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带着小小宣讲员们前往红色史迹教学点,进行实地讲解演练,将书本上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感人的故事。”魏权石说,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启动“1+1带教计划”,由馆内金牌讲解员与街道小学生导赏员结对并进行指导,提升基层红色故事宣讲的专业化水平。日后,这些小小宣讲员将把冲口的红色故事带回学校,引导更多同学重温先辈奋斗故事、争做时代新人。
  “作为一名基层街道宣传干部,我将始终坚持党史宣传教育贴近群众、走进校园的正确路线,开展更多高质量党史宣教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魏权石说。